导语:众所周知,灰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高密度人口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那么,大家知道灰霾天气的危害有哪些?灰霾现象的危害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灰霾天气的危害
(相关资料图)
一是影响身体健康。灰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由于灰霾中的大气气溶胶大部分均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此外,由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惟一途径,紫外线辐射的减弱直接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另外,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易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二是影响心理健康。灰霾天气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如不及时调节,很容易失控。
三是影响交通安全。出现灰霾天气时,室外能见度低,污染持续,交通阻塞,事故频发。
四是影响区域气候。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繁,气象灾害连连。更令人担忧的是,灰霾还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提前到来。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如臭氧、醛类、酮等,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现象。
干旱和灰霾,给光化学烟雾提供了更可能生成的环境。强烈的日照、低流动的空气和较小的湿度使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灰霾天气将增大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几率,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灰霾天气的注意事项
多喝水停止晨练
有关医学专家提醒市民,灰霾天气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多饮汤水,有晨运习惯的市民最好暂停晨练,或选择在下午和黄昏时分做户外锻炼。
多喝汤水,应该保持房间通风
第一,在下班后或在节假日,可多抽时间到空气较为清新的户外去散步和锻炼;
第二,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有一定的湿润度。此外,干燥天气使病菌容易聚集,因此还要保持房间通风;
第三,煲汤也是“抗旱”的法宝。可以用百合、龟、鱼等材料,煲一些滋阴润肺的汤来饮用;
第四,出去时尽量戴上口罩(一次性的或多次性的)。
灰霾天气成因分析
1、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是灰霾天气形成的内因
我国PM2.5浓度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环境容量较小,利于灰霾天气的形成。
如全球年平均PM2.5浓度卫星遥感图所示,我国PM2.5浓度居世界前列,华北平原PM2.5浓度水平位居全球首位(部分沙漠地区除外)。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是灰霾天气出现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灰霾天气形成时期大致与工业化进程同步,1975年以后我国灰霾日明显增加,2000年至2013年年霾日更是持续增多。
灰霾污染的发生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对我国30个省和112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工业增加值比重对霾污染和大气中PM2.5浓度有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不断提高,以SO2为例,从1980年到2010年我国排放量增加了97.84%。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单位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导致三地区灰霾天气频发。
机动车保有量及其相应的尾气排放的增加对灰霾污染和大气中PM2.5浓度有显著影响。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94亿辆,较2011年底增加0.88亿辆。
2016年汽油消耗量1.20亿吨,较2011年的0.77亿吨增加0.43亿吨,造成汽车尾气排放量逐年增加。
以北京市为例,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X、VOCS、PM2.5分别占相应类别污染物总量的58%、40%和22%。
北方部分地区冬季采用燃煤方式进行取暖,由于热效率低和房屋保暖性能差等原因,造成煤炭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增多。
根据《中国采暖炉具行业发展报告(2016)》相关数据,我国约有9300万户农村家庭冬季采取分散式取暖,其中约6600万户采用燃煤方式取暖,散煤年用量约2亿吨,其中灰分和硫分含量高的劣质散煤占80%以上。
节能环保炉具普及率仅为23%,散煤直燃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同等重量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污染物排放量的10倍左右。
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对灰霾天气的形成也发挥一定作用,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信息,2012年—2013年北京地区大气中PM2.5年均有14.3%来自于城市扬尘。
2、不良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是灰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外因
一般情况下,颗粒物经扩散、区域外输送、沉降等大气自净作用逐渐消散。
不良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下,污染物排放量超过大气自净能力和承载能力,颗粒污染物浓度将持续升高,出现灰霾天气。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